微菌剂最近几年炒的很火,目的是提供一种随环境变化可贮存或释放菌种的生物菌剂。烧根伤苗都能说成是含量太高造成的,价格也是高低不等。今天咱们聊聊载体与菌种的事。
载体决定了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效果。部分载体是奶牛场的牛粪,这个牛粪安全性较高,国家对牛奶的严格监管,顺带着让牛粪质量也提高了。
泥碳一般是混合牛粪等做菌剂载体,单独使用的较少,主要是原料来源困难,国家管控严格,短期不可再生等原因。
海藻酸钠,通俗一点就是生产海藻酸的下脚料,不错的微生物菌剂载体,缺点是成本高,原料供应不够充足,化学工艺(碱解)提取的需要二次处理。
锯末或锯屑,根据木质不同,可利用价值差异很大。含量较高,对应的是会产生大量有机酸,对原料前期处理工艺要求略高一些。
植物秸秆堆制的载体,也就是秸秆发酵。材料容易获得,腐熟工艺繁琐。
豆粕,成本高,优质的大多用于养殖业,如果价格不太贵,就考虑一下有没有坑。
多糖载体,这是个概念性的东西,但是真的有发展潜力。蓬松度与牛粪不相上下,无重金属,有机质含量高。蔗糖渣、木糖醇渣、淀粉渣等都属于多糖类。说到“渣”大家觉得可能拿不上台面,我对这个有较多了解,就重点说说。为什么叫多糖微生物菌剂载体呢?当初我觉得多种单糖含量挺高,也大致符合化学对多糖的定义:多糖不是一种纯粹的化学物质,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尤其是有机质,我做过检测,按照新检测方法,木糖醇渣(原谅我又用渣这个字)的有机质含量超过100%。有人可能质疑怎么会超过100%,当然,新国标检测方法就是这样,我不是权威,也不是专家,大家可以自行查询。这个所谓的多糖载体,因为有机质含量高,产生的有机酸也高。原料的pH较低,需要很繁琐的生产工序才能当载体用。发酵过程对生产工艺的要求要超过牛粪类载体。具体使用效果也是有大量的数据,我的感受就是,老百姓回头率高,连续两三年还是要回来找,就是靠谱的。
其他动物粪便,大多不具备牛粪和多糖载体的蓬松属性,外观性状不好,通透性和湿度难以控制,用作菌剂载体的不多。
还有、蚯蚓粪、蛭石、高岭土、火山岩、珍珠岩、硅藻土、淤泥等等,不是常规使用的载体。载体种类繁多,不能一一列举。
常见的载体,大多是混合体,比如牛粪载体,也不单纯就是牛粪,掺混一定比例的泥碳,或其他矿质化程度较高的有机物,能有效提高微生物菌剂的实际使用效果。不同载体菌剂生产发酵工艺差异很大,对生产场地、设备等要求很高。据说有的企业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这个咱没有深入了解,但是,严格的生产流程一定是质量保证的底线。正经的微生物菌剂对载体的重视程度超过其他生产环节。常规菌种扩繁已经没有技术壁垒,稍具规模的生产企业就能自行扩繁,专业生产菌种的企业也有一些,采购的成本并不高。比较典型的EM生产技术,曾经宣传的高深莫测,实地考察就知道怎么回事。真正考验企业实力的不一定是技术和设备,合适的载体,成熟的工艺,老百姓能用得起的价格,都是至关重要的。菌剂生产中载体很重要,关乎菌的活性能力。成品放时间长一些,如果菌群活性大幅下降,也不算是成熟的菌剂。载体的误区:有些厂家宣传说微生物菌剂遇水即化,现在国家对这个有标准,有机物需要经过矿质化过程,也有说是碳化,一个意思。碳化后的载体基本不水溶,对土壤更有益。能够做到水溶性好的载体(例如矿源腐植酸)价格不菲,或是味精厂下脚料冒充菌肥。这个暂不探讨,自行辨别吧。我只能说不水溶很正常,谁见过牛粪、泥碳、豆粕等能遇水即化?还有在湿度上做文章,国家标准粉剂是≤35%,颗粒≤20%,干湿度并不是衡量菌剂好坏的标准,合适的湿度能延长菌群的存活时间。粗纤维的载体,大多做粉剂微生物菌剂;能够造粒的,细度好的做圆粒,差点的做柱状颗粒。本质上没有效果区别,只是使用便利性的要求不同。话说回来,土壤中有足够的有机物或腐殖质时微生物才能更好的生存繁殖起作用,激活其他营养元素。微生物菌在土壤中作用主要是产生各种酶,分解各种养分,产生各种酸和二氧化碳,给作物提供更多养分。而微生物菌要成活和繁殖,土壤中要有足够的有机质才行。所以我们提倡有机肥和和菌肥搭配使用!土壤有机质含量足,土壤理化性状就好,加强了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最大限度促使有机物分解转化,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和刺激性物质,反过来又刺激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促进作物生长,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缺了有机质的土壤含水性差,各类肥料溶液向作物根部“表达”能力差,致使根系生长的内在刺激不足。土壤有机质缺失,会使化肥对土壤板结影响的烈度更加凸显。而有机质丰富,化肥的利用率就大大提高了,化肥残留于土壤中的硫酸根、氯离子、亚硝酸盐等物质会因转化为水溶有机化合物,以及丰富的土壤微生物的多重作用而无害化,使土地可以永续耕作。所以归根结底,化肥“使土壤板结”的负面作用并不是化肥之过,而是人们忽视了向土壤施用足量的有机肥料的结果。土壤中有机质不足,微生物繁殖所需的碳源不足,致使根际微生物群落稀疏,根系生长的外源刺激太弱,根系就失去了生长的外部刺激。土壤板结和药害(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造成农作物多种病害。如果土壤中有机质丰富,这些危害是可以减轻甚至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施用菌剂,请别忘了补充有机质,或是使用高有机质载体微生物菌剂。